身邊的 PM2.5 濃度多少?工業區廢氣是否超標?如今,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正成為破解這些問題的關鍵設備,為環境管理提供精細化支撐。
這類系統是模塊化設計的智能監測設備,體積小巧且重量輕便,能靈活部署在城市角落。其核心優勢在于多參數監測能力,標配可監測 PM2.5、PM10 等顆粒物,以及 SO?、NO?、CO、O?、TVOC 等氣體參數,還可根據需求選配溫度、濕度、風速等氣象模塊。傳感器多采用進口元件,結合電化學、激光散射等原理,配合云端自動校準技術,能保障數據的穩定性與準確性。
在技術設計上,系統兼顧實用性與適應性。設備采用防雨防塵外殼,具備防雷防浪涌保護,能適應不同氣象條件。供電支持市電與太陽能搭配,數據可通過無線方式實時傳輸至云端,存儲量可達 2000 萬組以上,還能對接環保部門的數據傳輸標準。無工具拆卸的結構設計,更方便點位遷移與日常維護。
網格化部署是其核心應用模式。通過 “網定格、格定責" 的布局理念,在城市每 2 平方公里網格或園區每 500 米網格設置監測點,形成監測網絡。從工業區、建筑工地到學校、社區,這些 “微型" 能實時捕捉局部污染變化,助力污染源精準溯源。以上海某區域為例,微型站網絡曾在 2 小時內鎖定 VOCs 泄漏源頭,效率較傳統方式大幅提升。
這些數據不僅服務于環保監管,更融入民生場景。廣州、杭州等城市通過整合微型站數據,推出空氣質量地圖 APP,市民可實時查看街道級數據;學校借助預警功能,能及時調整戶外活動安排。同時,數據還為污染擴散趨勢分析、節能減排方案制定提供科學依據,推動環境管理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防控。
作為傳統監測站的重要補充,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正以精準、靈活的特點,讓空氣質量監測更貼近生活,為藍天保衛戰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。
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